本站搜尋
首頁 > 核能百科 > 原子小故事
NORM奇譚
字級設定: 預設

作者: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
教授 翁寶山

NORM 在一般英漢字典的解釋為標準、規範等,在數學則稱為模方、範數等,但是在核能科技卻為天然(發生)放射性物質,全文為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active material,本文所要談的,是後面一項。

美國有一位雕塑家名阿哥(Accord),從小就迷於萬花筒,也就是靠著阿伐粒子撞擊硫化鋅屏發出閃閃的亮光。有時因為閃光不夠亮,他還躲在衣櫃裡觀看閃光。所以從小開始他就為放射性著迷。

長大了以後,阿哥以雕塑人像為主,而且以花崗岩為材料,沒想到花崗岩卻含有微量的鈾,也就是NORM之一。阿哥對於鈾很有興趣,後來他又得知古董橘色餐盤的景泰藍也含有鈾,他開始收購古董餐盤,然後向華盛頓州請求濃縮餐盤中的鈾並作分析。豈料他蒐集到的景泰藍餐具卻遭受沒收,而且如果還要做這件事,必須申請執照,單單是申請費用就高達美金27,000元。除非他獲得執照,否則只能持有15磅重的景泰藍餐具,更不許可從景泰藍中分出鈾。

到了1988年,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判決上述15磅重的限制只適用於核原料,不適用於古董餐具,阿哥正在雕塑一座5呎高的像,核管會限制他的景泰藍用量不得超過全部雕像重量的百分二十。阿哥更異想天開要把剩下古董餐具做成一個核反應器,他把這些含鈾餐具放進一個10加侖魚缸,作為藝術品的一種。

在1988年以後,他加入核能學會,參加輻射防護訓練後,到處演講他的新藝術觀:把放射性物質摻入藝術品。終於造成財務困難及婚姻破碎,確為NORM的奇譚!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