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尋
首頁 > 核能百科 > 原子小故事
核醫之父
字級設定: 預設

作者: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
教授 翁寶山

匈牙利籍赫畏希(G. de Hevesy)身體素弱,渡海至英國事師近代物理之父拉塞福,居然因暈船而病倒兩星期。在1911年拉塞福指定他去完成一件工作,他雖無法達成,卻很意外地有一項重大發現,即放射示蹤劑。詳情可參閱原子能委員會於民86年出版的原子科學家列傳。

赫畏希對於他在曼徹特大學附近的住處屢表不滿,尤其是女房東提供的三餐。他總覺得經常吃剩飯剩菜,並非女房東所說的新鮮菜飯。

在一個星期天,他暗地的把放射性同位素滲入他未吃完的飯菜。隔了幾天,才偷帶了一個靜電計進入飯廳,居然有了反應,證實他所吃的是前幾天吃的剩飯剩菜。這一舉動使女房東啞口無言。這也就是上述的示蹤劑技術,後來用於核子醫學,因此他被尊稱為核醫之父。

約在十年前清華大學也以碘131為示蹤劑,證實國人飲食習慣中會互吃口水,這與赫畏希查剩菜有異曲同工之妙,也促進國人逐漸重視公筷公匙。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