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尋
首頁 > 核能百科 > 輻射小掌故
第一座核子反應器傳奇
字級設定: 預設
CP-1施工的情形

珍珠港事變後約一年,在1942年12月2日下午3:25(官方紀錄3:36)於芝加哥大學史泰格(Stagg)運動場西邊看台下方的軟式牆網球(squash)場的第一座核子反應器CP-1達到臨界(圖3.4),當時稱為堆(pile),此處C代表芝加哥,P代表堆,1代表編號。一群科學家在興建此堆時流行一笑話:「如果人們看到我們花費納稅人150萬元美金在這裏忙,他們會以為我們發瘋了;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們在幹什麼,他們便會知道我們是何許人也」。

為謹慎起見,科學家想把整個堆放在一個用氣球布料做成的袋子裏面,這樣可以抽真空而把中子活化的空氣移走。這件事就交給固力異(Goodyear)公司設計和製造,但是工程師們對於方形氣球的空氣動力學充滿了疑惑,為了保密又不便透露方形氣球的用途,遂成為茶餘酒後的笑話。

原子堆所用的石墨(碳)更使工作人員啼笑皆非,他們好像是白人扮成黑人。一次淋浴僅能移除身體表面的石墨粉,半小時後皮膚的毛細孔又滲出石墨。石墨是一種乾式潤滑劑,水泥地變成很滑。

CP-1達到臨界後不久,匈牙利籍韋格納(Eugene P. Wigner)拿來一瓶義大利Chianti紅葡萄酒慶賀。他在一年前就買了這一瓶酒,在臨界前緊張的測試中,他把這瓶酒藏在身後。CP-1領導人義大利籍費米(Enrico Fermi, 1901-1954)開瓶請大家喝酒並簽名於酒瓶上留念。在他們的心目中,費米是一位完全自信而全然不自負的諾貝爾獎得主。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