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尋
首頁 > 核能百科 > FAQ
風力發電不可靠
字級設定: 預設

風力發電不可靠

[Q]風力發電一直是政府大力發展的再生能源,請問它的前景如何?
[A]再生能源的確是可以減緩氣候變化的永續能源。但是「靠天吃飯」的不穩定性,在可見未來,頂多做為小量輔助之用,很難大規模取代現在能源結構。
譬如說,風力發電如果想取代核四廠,提供穩定電力,必須用掉台北市面積4.5倍的土地,更不用說接近噴射機的噪音。夏天用電高峰,連10%的發電效率都沒有,看著35度的赤炎炎的日頭,風車卻不動如山…

風力發電不可靠

一、 台灣電力系統的先天限制

討論再生能源是否適合在台灣發展,必須先了解台灣電力系統的先天限制,否則再好的建議都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

孤立無援的電力網路、尖峰/離峰用電差距懸殊、電力需求成長快速,造成本島電力調度極度困難。

台灣屬於島嶼型獨立電力網路,只能靠自己自立自強,一但電力短缺,沒有任何機會從外界得到援助。它和歐、美擁有廣大電力網做後盾的得天獨厚完全不同,能源思維當然也完全不同。

例如,2001年為什麼加州電力會發生危機?就是加州人把「鄰避」(Not In My Backyard)的自私發揮極致,不准新建電廠;電力公司也想賺輕鬆錢,向外州電力網購電,再賺取價差。結果,一但熱浪來襲,各州都自顧不暇,哪來多餘電力賣給加州,於是一夕間電價暴漲20倍,1度電超過1元美金;短短3星期,電力公司就把十多年賺的盈餘全吐出來,還面臨倒閉!

再說反核最積極的德國,為了補足未來廢核造成的電力缺口,還不是乖乖的向法國買電(請注意,法國有75%電力來自核能)。義大利,這個歐洲第一個廢核國家,卻成為法國國外最大電力買主、歐洲最大電力輸入國,請問這樣的「廢核」有什麼意義?

同屬獨立電力系統的島國,如英國、日本、南韓,因為感受到電力供應不能「任人宰割」的危機,就成為核能的堅定支持者。

第二個台灣電力的先天限制就是離峰/尖峰供需差異太大。舉例而言,平日早/晚電力需求可以差到2倍以上;冬/夏電力需求也差2倍。偏偏沒有其他電力支援,只能自立自強,因此備轉容量(就是UBe)比歐美要高。想想看,夏天35度高溫,有人會關掉冷氣嗎?如果有,您就是厲行節約能源的環保尖兵!
因此,電力供應必須滿足穩定、安全、環保與低廉等4個基本條件。現在,我們可以客觀檢驗風力發電是否滿足這些條件:

二、看著35度赤炎炎的日頭,風車卻不動如山…

目前我國風力發電機組,有0.264萬瓩的麥寮風力發電示範系統(4套660 kW機組)、0.24萬瓩的澎湖中屯風力發電示範系統(4套600 kW機組)及0.35萬瓩的竹北春風風力發電示範系統,合計約0.854萬瓩(8.54MW)。至於風力發電發電量部分,90年麥寮風力發電示範系統及澎湖中屯風力發電示範系統合計發電量為1,200萬度,只佔我國整體電力發電量0.0076 %。

台灣發展風力發電有許多先天限制,所以前景並不樂觀。因為風力發電效率在夏季用電尖峰反而最低,根本無濟於事

台灣發展風力發電最大困難就是在夏季最需要用電時,不但不能供電,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圖1顯示經驗最豐富的台塑麥寮風力系統運轉實績:

(1) 系統年平均發電效率(就是實際發電量/機組容量)約為34%,算是相當不錯

(2) 但是最需要用電的夏天6-8月,發電效率卻連10%都不到

(3) 最嚴重的8月,有2/3的日子,發電效率連5%都不到,之所有能有6%是因為颱風過境之故。

(4) 一年中有連續半年(3-8月)發電效率低於30%。

換言之,風力發電對於紓解炎熱夏天用電高峰一點用處都沒有。不但如此,因為風力發電夏天「無路用」、冬天卻「嚇嚇叫」的多變性格,還要規劃其他發電廠隨時「補破網」,這項成本,根據學者郭博堯先生估計,每度電就要多花0.765元。

圖1 麥寮風力發電機組運轉實績 (2000/12 - 2002/8)

再比較風力發電大國-丹麥,人家夏/冬的發電效率比例可是高達55%(我國為16%),風力發電在丹麥能,台灣卻未必能!
圖2顯示麥寮、中屯風力機組在8月份的運轉紀錄。有2/3的日子根本紋風不動,如非颱風,一路掛零到底。

圖2 顯示麥寮、中屯風力機組在8月份的運轉紀錄

三、用4.5倍台北土地面積取代核四廠?

根據工研院與中央大學共同研究的《台灣地區基本風能分布》估計,即使台灣每一分風力資源都被開發,發電潛能頂多13,791 MW,不過還得考慮,平均發電效率只有34%,換言之,只能提供4,700 MW的可信賴電力。如果在夏天,只等於1座核四ABWR機組。可是,居然需要2,200平方公里土地 – 相當於台北市面積8倍!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有開發價值。經濟部規劃的風力發電目標是1,500 MW,其中陸域1,000 MW、海域500 MW。如果考慮發電效率,可信賴電力連1座火力機組都不到,更別提核能機組。即使如此,開發密度將達每平方公里84瓩,遠遠超過丹麥的每平方公里59瓩及德國的每平方公里25瓩。這又創下一項「台灣奇蹟」。

風力發電究竟有沒有經濟效能,就請各位判斷了。

四、天價的風力發電成本

風力發電成本是一本算不清的糊塗帳。它至少包括:
土地成本、設備成本、政府補助與保障收購電價,還有因為風力發電不穩定必須付出的額外成本…

系統 麥寮風力 春風風力
土地成本+設備成本(億) 0.9(不含土地) 1.15
政府補助(億) (不含低利融資) 0.38 0.56
補助比例(%) -42% -48%
機組容量(MW) 2.64 3.5
單位成本 (元/ kW) (機組容量) 34,000 32,800
單位成本 (元/ kW) (可靠電力) 100,000 96,500
保障電價與台電平均發電成本差額 1.13億 1.50億
(收購損失) (2-1.27元/度, 20年)
風力發電不穩定的額外成本(善後成本) (0.765元/度, 20年) 1.18億 1.57億

以麥寮風力為例,只需要負擔5千2百萬的設備費用(另加保養維護),我們必須乖乖的掏出2.69億元「補貼」他,政府/企業出資比為5.2倍,真是好賺。

五、靠補貼才能生存,您想會有經濟性嗎?

推動風力發電最力的德商英華威公司毫不諱言:「…因此,目前台灣風力發電產業發展關鍵的是,由政府出面協調台灣電力公司承諾在風場二十年的經營期間內給予一個合理的固定電價(例如每度電新台幣2.5元),並且電網應優先收購所有風場所發出的電,不區分時段、容量,而給予統一的收購價格。」

再看看其他國家的巨額補貼措施,就知道風力發電只有在補貼下才能生存,我們想想,這樣的產業有競爭力嗎?

國家 補貼對象 補貼手段
德國 再生能源 90%國內零售電力價格補貼(每度3.1元台幣)
德國 再生能源製造商 每年4億馬克(約80億台幣)
丹麥 風能 每度補貼7.4美分(台幣2.6元)
西班牙 風能 每度補貼3.5美分 (台幣1.2元)
挪威 風能 設置經費25% + 電價補貼2/3(台幣0.5元)
英國 再生能源 每度補貼3便士+氣候變化稅0.43便士(合計台幣1.9元)
我國 再生能源 設置經費50%(最高)+保障收購價格(台幣2元)

六、結語

再生能源對於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確有相當貢獻。如果妥善規劃,對於環境保護也有積極意義。但再生能源「靠天吃飯」的性格,經驗不能任意移植。風力發電好不好?當然好!但是對於夏季尖峰用電有幫助嗎?不穩定的輸出,只會增加電力調度的困難。為了彌補供電缺口,必須再增加備轉容量,這些損失由誰來負擔?當然是全民!如果大量使用風力發電,可能未蒙其利,就先受其害!

參考文獻
[1] 郭博堯 (2003), 我國天然環境限制風力發電發展, 永續(研)092-009號,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 郭博堯 (2003), 「看天供電」的國外教訓, 永續(評)092-057號,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3] 台塑麥寮風力系統、中屯風力系統運轉實績,請參考:經濟部能源委員會風力示範推廣計劃網站
[4] 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 (2001), 台灣地區基本風能分布(Wind Atlas)
[5] 英華威公司 (2003), 台灣風電產業的發展障礙, 請參考:英華威公司網站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