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WR的先進設計
一、 反應器設計
ABWR與傳統BWR在反應器設計上最大不同之處,就是所謂反應器爐內泵(Reactor Internal Pump, RIP)與微調式控制棒精密驅動裝置(Fine Motion Control Rod Driving System, FMCRD)。
1. 目前核一、核二的傳統式的BWR,主要靠2座大型的反應器冷卻水泵(RCP),提供反應器所需要的冷卻水,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座RCP故障,或管路破裂,反應器就會進入緊急狀況。這通常是傳統BWR發生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不過,此類事故目前從未發生)。基於分散風險的考量,ABWR用10座完全封閉在反應器內的RIP,取代2座大型RCP。它有以下特色:
(1) 任何1座RIP故障,完全不會影響反應器正常運轉。
(2) 任何3座RIP故障,也不會危及反應器安全。
(3) 基於分散設計原則,10座RIP由4套完全分離的電源供應。
(4) 即使RIP故障,也不可能引起冷卻水管路破裂,避免爐心缺水。
2. ABWR另一個重大革命,就是以先進的步進式馬達,驅動控制棒。控制棒是調節反應器功率與停止反應器運轉最重要的組件。傳統的BWR利用液壓控制,而ABWR適用最先進的步進馬達控制,可以精確的把控制棒定位在2公分(控制棒全長的1/300)之內。再配合全電腦化的儀控系統,ABWR可以在1小時內把功率升降50 %,打破反核人士所謂「核能機組不能調節發電量的神話」。其調度的靈活性,甚至比火力機組更快。
二、 ABWR如何增進核能安全
設計核能電廠的安全系統,必須遵守「分散」(diversity)與「重複」(redundant)兩項最重要的原則。
分散原則(diversity),指得是,必須有2種以上完全不同的手段,達到相同的控制目的。譬如說,想要使反應器急停,而湊巧控制棒又失效,我們還有一套備用的硼液系統,可以立即注入反應器,停止核反應。又如假如反應器缺水,除了電動馬達可以注水之外,我們還有一套利用蒸氣推動小渦輪機注水的系統。
重複原則(redundant),指得是,每種安全系統都有2套以上,不但管路獨立、電源獨立,而且連坐落位置都不同。譬如緊急時,維持反應器水位是第一要務,核四的安全系統就有3套完全獨立的注水系統,不但如此,連電源都有3套、水源更有4個。然而,只要有1個通路能運作,反應器肯定安全無虞。
打個比方,開車時,如果要緊急煞車,通常有排檔煞車、手煞車,與腳煞車這3種方式,這就是「分散原則」,不過這些煞車都只有1套,萬一故障,就會釀成事故,所以並不符合「重複原則」的要求。但是在ABWR,不但各種煞車裝置都有,而且還各有3、4套,您認為是不是夠安全呢?
三、 ABWR的儀控系統
核能電廠的儀控發展史,正見證人類工業的結晶。從核一、核二的保護電驛(protection relay)控制(1970年代)、核三的電子卡片控制(1980年代),進步到核四的全電腦化/光纖網路分散式控制(2000年代)。在正常運轉期間,ABWR的控制已經可以由電腦一手包辦。
但是,基於安全原則,所有反應器安全系統,我們仍然保留了硬接線路(hard switch),即使電腦故障,我們一樣可以只需按一個按鈕,就把反應器輕鬆停掉。
此外,強調人因工程(Human factor engineering)設計,是ABWR另一個獨具匠心的地方。在控制室裡,小到每一個按鈕大小、工作人員座椅高度,大到警報系統、運轉參數怎麼顯示,都經過嚴密設計與測試。廠房空間規劃、管路佈置、儀器設置位址也經過多方考量。
四、ABWR如何減少工作人員輻射劑量與廢料產量
電廠營運時,絕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劑量都發生在停機檢修期間。因此如果能簡化高輻射區域管路、縮短檢修時間,就會大幅降低總體劑量。
如前述,由於以10座RIP取代傳統BWR複雜的冷卻水系統,因而大幅簡化管路系統,也降低了人員劑量。
此外,ABWR非常重視管路材料,選擇低鈷級不銹鋼,再配合水化學的嚴格管控,使得人員劑量大幅降低。K-K電廠的人員劑量只有日本平均值的30 %以下,就是最好證明。
ABWR也設置了最完整的廢料處理系統,透過離子交換、活性碳吸附、蒸發濃縮、高溫焚化等設備,可以大幅降低廢料產量。以K-K電廠而言,每年每部機組居然只生產64桶廢料,只有日本所有電廠平均值的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