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今年3月出售兩座核子反應爐給印度後,俄羅斯國營企業Rosatom公司9月底又宣布出售兩座反應爐給中國,目前在全球已有15座核子反應爐建案,使俄國躋身核電輸出大國,未來還將賣反應爐給越南。
◎ 東京電力公司、Toshiba與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等三家企業,正式與加拿大「Uranium One公司」簽署一項協議,未來可望獲得2014-2025年間每年250萬磅U3O8優先購買權,而「Uranium One公司」預計2010年年產量可達700萬磅U3O8。
◎ 中國與俄羅斯在一項年度核能定期會晤上表示:未來將擴展雙方核能合作關係,包含漂浮式反應器與太空反應器技術合作,其他合作項目還包括有:「反應器除役」、「拓展核能市場」、「緊急支援」、「鈾礦探勘」等,該會議有60名核能工業領袖與政府官員參加。
◎ 隸屬江蘇核能公司(JNPC)之田灣(Tianwan)核能電廠1.2號機(俄羅斯VVER AES-91型)第三批次燃料,已由俄羅斯核燃料公司TVEL製造完畢,並於2010年3月抵廠,自第四批次後的燃料將由「中國核工業集團」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的PWR燃料製造廠提供, TVEL將提供技術轉移。該燃料製造廠已製造大亞灣(Daya Bay)、秦山(Qinshan)I、II期、嶺澳(Ling Ao)等核能電廠燃料;而「中國核工業集團」第二座核燃料製造廠則位於內蒙古的包頭(Baotou),則將提供秦山III期電廠燃料,中國的目標就是全國所需核燃料皆能自行製造。
◎ 法國政府正計畫修訂其核能策略,進一步增進反應器技術及提高AREVA公司與法國電力公司(EDF)之間合作,並出售15%AREVA股份作為EPR設計改進之相關費用。該項宣布為總理沙科奇會晤核能政策政務會所提。而EDF總裁於提交核能政策政務會中報告提到,法國核能界正面臨雙重挑戰,不僅需將現有電廠延壽,且亦需增加機組數以滿足電力需求與維持工業生存,且法國渴望在競爭愈趨激烈的核能市場上獲取大量訂單,故正思考改良其反應器。錯綜複雜的設計與多餘的安全設計已成為EPR建造與價格上之不利條件,故未來將朝簡化興建與改良為目標。
◎ 美國俄亥俄州眾議員Dennis Kucinich認為,投資核能發電的風險太高(至少在50%以上),這就是華爾街不願意投入的主要原因,也因此電力業者轉而向政府爭取融資保證貸款,或是向電力用戶收取建設基金的原因。再者,一座新核電廠需要至少5年以上才能夠投入發電,相較之下,單單在2009年內,全美國所開發完成的風力發電就相當於9座新的反應器。
◎ 日本分別與約旦和科威特簽署雙邊核能和平用途協定,與約旦簽屬的範疇包括:鈾礦探勘與開採、核能電廠建造與設計、核廢料處置、輻射安全與環境監控等,約旦並計畫引進「新核電廠建案」,新核電廠型式候選名單有三種:1. Atmea-1型(Areva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2. Candu-6型(AECL,加拿大) 3. VVER-1000型(AtomStroyExport,俄羅斯),預計2015年商轉以提供電力與海水淡化,亦計畫期望2030或2040年前核能佔比可達全國30%,並輸出電力。而日本與科威特方面的合作項目則包括:計畫、準備與促進核能發展、防止核武擴散、核能安全與核子保防,廣義範圍亦有雙邊資訊交流、人才培育、公共基礎建設與公眾資訊作業等。科威特能源大多仰賴石油,但該國亦考慮引進核能機組(用途亦為電力與海水淡化),並考慮引進4部1000MWe機組。
◎ 南非政府正式宣布停止「石墨球反應器PBMR研究與興建投資案」,因為該反應器建案不斷延誤,加上南非經濟衰退等因素,故該計畫經費被迫刪除,因此,南非政府決定未來新建反應器將選擇第2 or 3代反應器,而排除了PBMR之第4代反應器,總計該計畫已耗資13億美元(其中南非政府投入約10億,其餘為西屋公司所投入)。
◎ 中國核工業集團CNNC宣布將在2020年間挹資1200億美元進行核電計畫,目的是加速其核能部署。
◎ 香港特別政府在一場諮詢會議文件上表示「將提高核能占比以達環境保護目標」,對目前石化燃料占比54%的香港而言,降低石化能源使用為其目標。香港目前擁有大亞灣兩部機組25%股份,其70%電力將為香港所用,而自1997年來香港禁止了所有火力電廠興建,更進一步規定火力機組將於2020年至2030年除役,受中央政府降低碳排放量之規定,更計畫購買廣東省陽江(CPR-1000 Yangjiang,2017年商轉)核能電廠17%股份,以達其降低碳排放量之目標。
◎ 韓國電力公司(Kepco)和西班牙Berkeley礦業公司簽訂合約,韓國電力公司將投入7000萬美元,協助Berkeley礦業公司Salamanca鈾礦計畫恢復開採,以交換取得鈾礦的35%生產量。Salamanca鈾礦在1950年代被發現,從1974至2000年間,總共生產了4000噸鈾,後來因為鈾礦價格低迷而停止生產。
◎ 德國政府決定對核能業主徵收每年高達29億美元之「Windfall」稅(註:windfall,「風吹果樹導致的落果」, 含意為:天上掉下來的好東西),已由內閣決定以核燃料稅之形式徵收,將作為再生能源資金來源;受影響的四家電力公司RWE, EOn, EnBW and Vattenfall Europe表示,其每年已撥出81億美元獲利用來發展再生能源,故反對政府另外徵收此核燃料稅,並揚言如果政府不放棄課徵該稅,將關閉現有17座核能電廠,讓德國因缺電而停擺。德國總理梅克爾一心想發展再生能源並提供為全國能源需求,認為核能與石化燃料僅為過渡能源,但由於「再生能源發電」,如風力、太陽能等單機裝置容量太低,估計德國至2050年再生能源僅能滿足50%能源需求,核能所扮演的過渡角色可能還要持續好一陣子,故梅克爾於9月5日宣布1980前建造之核能電廠得以延長8年,其他新電廠則延長14年,而核燃料稅可能將以186美元/克鈾方式徵收,惟該政策目前尚未立法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