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YouTube 現象
(一)自主媒體的興起(The emergence of We Media)
表三:從Web1.0 到Web2.0__
Web1.0
|
Web2.0
|
1990-2000年。
網站提供內容及服務,用户上網瀏覧及查閱。
接駁電話線上網。
單向發佈資訊。
|
2000年-現在。
用户不僅是使用者,還可以製作網站內容﹝例如: YouTube、維基百科(wikipedia)。
寬頻上網。
雙向互動製作資訊。
|
(二)網路英雄帶動分享,宛若螞蟻雄兵
關於YouTube:
1. 典型的Web 2.0 應用。
2. 2006 年十大成功改造世界的反斗王之一。
3. YouTube 現象(YouTube phenomenon):大批網民熱中於拍攝及分享短片。
4. YouTube 與其他草根網站形成龐大網路社群→參與式傳媒環境。
表四:YouTube 和傳統媒體之媒介特色比較
|
YouTube
|
傳統媒體
|
內容製作
|
1.由下而上。
2.使用者是內容提供者。
3.全面開放:任何人都可參與。
4.內容製作權賦予公眾。
5.享有絕對創作自由。
|
1.由上而下。
2.傳媒專業人士是內容提供者。
3.有限制:並非每個人都可參與。
4.內容製作權掌握在傳媒機構手中。
5.創作自由受一定程度的限制。
|
傳達形式
|
1.先播放,後過濾(沒有審查)。
2.以影像為共同溝通語言(國際參與者沒有語言障礙)。
3.傳遍世界村(沒有地理、種族及階級疆界)。
4.社群分享。
|
1.先過濾,後播放或出版。
2.以本土語文為溝通語言(國際參與者存在語言障礙)。
3.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傳達至特定觀眾群)。
4.並非社群為本。
|
成立於2005 年2 月的YouTube,因為陳士駿(YouTube 技術長)找不到把與友人相聚的影片放上網路上分享的軟體與方法,而激發了創業念頭。2006 年10 月,被全球搜尋引擎巨擘Google 以16.5 億美元的高價收購,YouTube 快速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網路影音分享網站經營模式,是由使用者創造內容(Users generate content)的Web2.0時代最佳代表,掀起了全球注目的「YouTube 現象」。更重要的是,YouTube 的創意,改變了全球人們的生活型態,讓大家享受到網路
的便利與好處。例如:2005 年在美國紐奧良爆發的卡翠納風災,一年後由十多位網友主動刊登相關的卡翠納風災一週年的幻燈片、短片等,在YouTube 上引起注目,這些短片彌補了傳統媒體或電影無法顧及的內容與真實故事,讓全球人士得以回顧了解這場大災難。網友分享的力量猶如螞蟻雄兵一般,陳士駿在世界日報風雲人物頒獎典禮上的專題演講中說,「YouTube 現象的核心是一個開放、每一個人都能連上使用的平台,並從別人眼光來看世界。」
(三)「YouTube 現象」帶來的社會文化影響
1. 顛覆了傳播者和受眾的分野。
- 「全民記者」--分享製作權。
- 促使「使用者主導內容」(User-driven content)進入社會傳播主流。
- Super Bowl TV commercials。
- Wiki novel。
2. 打破傳統媒體的社會監察權 。
- 傳媒:第四權、政府監守人。
- 掀起了全民監察的風氣。
3. 顛覆了記者和讀者的關係。
- 「人人可以當記者」。
4. 顛覆了廣告人與消費者的關係。
- YouTube 用户推銷產品、甚至推介自己。
- 政客宣傳。
5. 帶來具爭議性之社會問題:
- 網上惡搞。
- 侵犯隱私。
- 侵犯版權。
- 鼓吹暴力。
根據美國最新的調查,42%的美國網民表示他們喜歡瀏覽網上短片。而那些經常到訪YouTube 網站的網民,其中三分之一更表示,由於要瀏覽短片,所以減少了看電視的時間。可見YouTube 現象的流行,令更多閱聽人由傳統媒介如報章、電視和雜誌流向網路。媒介理論學者米羅域斯(Meyrowitz)曾提出,電視媒介造就成了一個「共享競技場所」(Shared arena),大家都受到它的影響,以它為話題。而在21 世紀,YouTube和其他網站建立了龐大的網上社群,締造了新的共享場所,它引發話題、牽動情緒。但米羅域斯提醒我們,不應該只是關注新媒體帶來的新內容,而應該探究新表達形式造成的社會及文化改變。
表五:傳媒教育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of media education)
|
接收式典範( Receiver paradigm)
|
參與式典範( Participatory paradigm)
|
假設
|
1.受眾僅是傳媒資訊接收者。 2.傳媒受眾不認識傳媒,需要接受培訓。
|
1.受眾是傳媒使用者(既是傳媒消費者又是傳媒製作人)。 2.傳媒使用者有豐富的媒介經驗。
|
任務
|
訓練精明的傳媒消費者。
|
培育「反思式傳媒使用者」(既具批判能力又富社會責任感)。
|
目標
|
批判自主。
|
反思自主。
|
課程重點
|
傳媒效果研究、意識形態分析、霸權主義分析、製作技巧。
|
創意傳媒藝術、新媒體研究、社會建構論、文化研究。
|
教學法
|
教授分析傳媒技巧和媒體製作技巧。
|
參與式學習(知識探究)。
|
在「反思參與模式」的新典範下,傳媒教育須著重的特色包含:
1.反思式覺醒力(Reflexive awareness)。
2.辨識能力(Discriminative judgment)。
3.創意學習(Creative learning)。
4.社會監察能力(Social monitoring)。
5.合宜參與(Decent participation)。
隨著YouTube 和部落格崛起,整個傳媒景觀改變了。在“全民記者”、“全民監察員”、“全民行銷員”、“全民作家”和“全民部落客”的新環境下,傳媒教育過去幾十年沿用的的基本假設已不合時宜,年輕人不再被動地接受傳媒資訊,而是積極地主導媒體內容,所以傳媒教育不能只是指導年輕人如何精明地去接收訊息,還需要培育他們成為有當責感(Accountability)的傳播製作人─具反思能力(Be reflexive)、具創意(Be creative)、具道德意識(Be ethical)。
陸、部落格
一、部落格的定義
「Blog」起源於國外,引入台灣後譯名為「網路日誌」、「網誌」((Web log)、「部落格」等,而書寫網誌或是瀏覽網誌文章的人,則稱為「部落客」(Blogger)。林克寰(2004)認為,「Blog 並非任何一套特定的軟體、系統或服務,而是一種強調吸收資訊及分享的生活態度,象徵著代表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是一種以作者為中心的傳播媒體」。Scheidt(2004)則認為網誌是「具有表演性質的個人敘事(Personal narrative),部落客運用各種精巧方式呈現自我,包括各種顏色、圖像、超連結(Hyperlink)等方式,佈置這個屬於自己的舞台。」上述定義的觀點均突顯出網誌被視為個人化媒體的角色特質,其注重的是個人意見或價值觀的抒發,與部落客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部落格的發展
1999 年時,部落格的雛形大致發展完成,並很快地被世界各地的網路使用者所接受,人們利用部落格熱烈地發表評論、資訊交流、紀錄心情、成立家族等,形成一股網路世界裡的新風潮。韋氏辭典將Blog 列為2004 年的「年度之字」(Word of the year);微軟董事長Bill Gates 則將Blog 列為繼E-mail、BBS、MSN messenger 之後,第四個改變世界的殺手級運用(Killer application),並說:「Blog 不具有電子郵件和網站的缺點,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商務交流工具」。探討部落格發展迅速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它易於操作與管理的特性。相較於傳統網站,其管理或維持方式門檻較低、使用上較為簡便,雖然功能或設計不似一般網站那麼繁複炫目,但隨著更多程式與功能的開發,即可彌補不足之處。部落格的方便性帶來了更高的個人自由度,因此也提供了在網路上有系統地發表個人意見、蒐集資料與相互串連的可能,並進一歩地顛覆了主流媒體發表訊息的權威地位,提供更多元、更廣泛的主題與討論。部落格除具有網路去疆界化、去時間化的特性外,其訊息互動的特性最為明顯,訊息回饋的速度也快於傳統網站,因此每個人均可快速、即時、公開地反映其意見。
三、部落格行銷
目前部落格行銷的模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網誌贊助廣告:以企業廣告贊助個人網誌的型態為主,例如Google 於2006 年底率先啟動的「AdSense 計畫」,藉由搜尋網誌關鍵字進而計算點閱該網誌中的廣告流量的方式,給予網誌擁有人一定比例之金額報酬。(二)「社群行銷」與「口碑行銷」:國外使用此行銷方式起步較早,例如集結諸多藝術作品的NIKE「the speed of art」網誌、日本運用社群行銷相當成功的NISSANTIIDA 網誌案例、德商AUDI A3 網誌造成該車款熱銷等案例,展現出部落格行銷日漸成熟與多元化的面貌。一些政治人物喜歡使用的「噗浪」(Plurk)為類似twitter 的「時間流」網誌,兼具了「過生活」與政治行銷功能。
柒、總結與建議
1. 以往媒體機構由上至下傳播新聞給閱聽人的「廣播」(Broadcast)模式,已經開始演變為新聞傳播人與閱聽人隨時改變角色的點對點(Peer to Peer)傳播模式,此稱之為「互播」(Intercast)。部落格可能是使「互播」發揚光大的有效平台。
我們應主動創新建置一些「互動式、參與式和共享式」的部落格(Blog)或網站溝通平台,賦予其類似為具活力的生命有機體,來強化或滿足與媒體的互動關係與能量。
2. 口碑傳播對我們台灣人比對美國人、歐洲人有效。可藉由部落格來傾聽網路上的聲音,追蹤交流並分析趨勢,這或許對一些企業組織會有所助益。例如:美國保健物理學會目前正在進行部落格之「口碑行銷」(Buzz marketing),嘗試推展其創新建置的一個新網址:http://www.radiationanswers.org 提供給全球民眾教育查詢與傳播分享的平台。
3. 傳媒教育不能只是指導年輕人如何精明地去接收訊息,還需要培育他們成為有當責感(Accountability)的傳播製作人─具反思能力(Be reflexive)、具創意(Becreative)、具道德意識(Be ethical)。
4. 全球化的風險治理(Globalizational risk governance)應用,預防性的總體風險評估應納入風險溝通的建構中,並重視公眾的風險感知〔消除其對不確定風險之疑慮〕為事件衝擊面政策評估的一環。預防讓事故不會發生為主要目標,若不幸發生了事故,建立事故後之正確危機處理作業程序為次要目標。發布新聞應即時刊載於公司或單位電子網【官方網站,需具即時互動的留言版】,以告知利害關係人並擴大宣導。
5. 危機的解決方案與對風險管理的建議:
(1) 更經常與有效的風險溝通。
(2) 斷絕式的產品回收或是產品銷毀。
6. 社會信任的四個重要面向:
(1) 承諾:對風險發生機率或後果的「保證」。
(2) 能力:信任,只有在一個企業或政府於社會關係裡有合理行動時才會增加。
(3) 關心:這個部分指的是企業或政府對風險議題涉入對象(社會、環境)的「人道關懷」。
(4) 可預測性:對於期望的連續破壞將導致不信任的產生。企業或政府應出合理的承諾並實踐,滿足人民的「期望」,獲得民眾信心。
7. 建議台電公司可善用新媒介,以軟性方式提昇形象【如設立溫馨專題部落格,製作YouTube 感人小故事等】。
捌、致謝
非常感謝核二廠蔡廠長富豐對本文的指導與建議。
玖、參考文獻
1. Jeanne X. Kasperson and Roger E. Kasperson“ Border Crossings.” Transboundary risk management. P207-243 2001
2. Lucia Savadori, Michele Graffeo, Nicolao Bonini, Luigi Lombardi, Katya Tentori andRino Rumiati “ Rebuilding consumer trust in the context of a food crisis.” Trust inCooperative Risk Management. P159-171 2007
3. Eric M. Uslaner“Trust and risk: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rust in Cooperative Risk Management.P73-93 2007
4. 陳榮明、陳燕鳳、俞小明、林進溪、許居安“改善政府機關與媒體互動關係探討” T&D 飛訊第81 期 98 年5 月10 日
5. 管中祥“光影游擊最前線:台灣另類媒體2007-2008” 新聞學研究 第九十九期 頁201-220 2009 年4 月
6. 彭懷恩“別怕媒體!” 2006 年
7. 中時電子報“炸油超標12 倍 麥當勞道歉” 中國時報 2009.6.30
8.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三民書局 2004 年9 月
9. Dale Klein“Speech of American Nuclear Society Annual Meeting.” Atlanta, GA June 15, 2009
10.余致力“民意與公共政策” 中國行政評論 第9 卷第4 期,頁81-110 89 年9 月
11. 瞿海源“網路公共論壇與民意─有關停建核四事件討論的分析” 2001 年
12.徐美苓、夏春祥“民意媒體與社會環境─以解嚴後民意測驗新聞報導主題為例” 新聞學研究 第五十四集 頁167-188 86 年1 月
13.林克寰 “部落格與全民媒體化” 數位資訊 2004 年
14.林克寰“Web 2.0 的迷思與真實” 數位資訊 2007 年
15.孫秀蕙“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 正中書局 1997 年
16.鄭琨琮“輻射風險的認知與溝通” p16-29 台電核能月刊 315 期 98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