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尋
首頁 > 學術動態 > 台電核能月刊
台電核能月刊
字級設定: 預設

梁天瑞譯 (台電核能發電處 )

美國:CPS Energy決定興建STP-3、4號機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6/30報導】 經過長達3年的縝密評估,CPS Energy電力公司確定南德州計畫,(South Texas Project, STP)增建3、4號核電機組,以滿足San Antonio地區長期電力多元化需求。

南德州電廠(STP)目前擁有2部單機淨容量1,268 MWe的壓水式機組(PWR),分別自1988年8月與1989年6月商轉。該廠由STP Nuclear Operating Co (STPNOC)負責營運,這家公司由NRG Texas、CPS Energy與Austin Energy分別以44%、40%與16%比例合資組成。該廠位於德州南部Great San Antonio地區Matagorda郡,是全美營運績效最佳的電廠之一

2006年6月,NRG Texas公司美國核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遞交建廠意向書,計劃興建2座機組容量1,358 MW,由GE-Hitachi所設計的先進沸水式反應器(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 ABWR)機組。2007年9月,NRG Texas與STPNOC正式向核管會申請《建廠與營運複合執照,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License, COL》,並預計在2016、2017年商轉,是目前美國新機組建設中進度最快的計畫。

CPS Energy執行長Milton Lee表示:經過審慎評估包括燃氣、燃煤、核能,甚至從德州電網購買外電等各種可以提供我們社區大規模、長期與經濟實惠電力的方案,最後發現在STP電廠增建機組是達成目標的最可行方案。根據CPS Energy的中期營運計畫總經理(interim general manager)Steve Bartley表示:興建2座1,350 MWe級機組的總投資額將達100億至130億美元之間,視財務條件而定。

目前CPS Energy與NRG Texas以50%比50%的比例投資STP-3、4號機,但CPS Energy希望降低投資比例來減低用戶的財務影響。CPS Energy估計最終投資金額約在52億美元(投資比例約為40%)。

Bartley表示:CPS Energy與NRG Texas對於能找到願意投資20%的第三家合作夥伴都非常樂觀。他認為CPS Energy應該可以找到許多地方政府擁有的電力公司,或需要該廠40%生產電力的大型企業。他認為:任何電力開發方案都是昂貴的,也將增加電費負擔。「隨著時間拉長,所有發電方式成本都會逐漸增加,我們正在找尋能夠減緩成本增加的最佳方案,並儘可能使Great San Antonio地區維持全國前20大都會的最低電價。我們認為目前最佳的方案,就是盡快投資3、4號機,以避免未來花費更多。」

Steve Bartley強調:從2010年到2016、2017年,興建STP-3、4號機將使用電戶每年電費增加不會超過5%。就算我們不建STP-3、4號機,我們還是得要提高電價,以滿足供電系統成長的需求。Bartley認為擴建核能機組符合CPS Energy的能源策略計畫(Strategic Energy Plan)。這項計畫也希望透過節約能源、提高效率、增加再生能源供給等策略,除了提供低成本、具競爭力的電力外,還能履行公司的環境承諾。更重要的是,Bartley強調:「我們的能源策略計畫強調永續發展。事實上,本公司承諾在2020年之前,將投資57億美元於永續能源。這項金額比我們投資在STP-3、4號機的金額還高。」

CPS Energy在聲明中表示:由於建廠計畫與成本估計已經完成,董事會計劃在今年9月完成最後決策之前,先在夏天推動公眾教育以凝聚共識。如果民眾認可,該公司將正式向San Antonio市議會提案擴建STP-3、4號機,希望能在今年10月獲得議會同意。(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24 - 30 June 2009期)

美國:Exelon暫停Victoria建廠執照審查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01報導】金融海嘯果然對企業投資意願造成嚴重影響。美國Exelon Nuclear電力公司日前通知核管會暫停Victoria新電廠的《建廠與營運複合執照,Combine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License, COL》審查作業,並改向核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申請審查《早期廠址執照,Early Site Permit, ESP》,該公司還自訂20年完成建廠的長期努力目標。Exelon Nuclear新電廠開發部門副總裁Thomas O'Neill指出:「我們不會離開Victoria,但今天的經濟現實,迫使我們決定將這項建廠計畫展延一段時間。」

由於Victoria是新廠址,根據《早期廠址執照,ESP》的審查要點,核管會將對於廠址安全、環境影響與緊急應變計畫進行審查。為通過《早期廠址執照》審查,申請單位評估廠址須符合《廠址適合性準則,Site suitability criteria》,並備妥《環境影響聲明,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EIS》與《安全評估報告,Safety Evaluation Report, SER》。當核管會認定該地符合核電廠址各種規範時,才核發《早期廠址執照》,認可該處為合格廠址。

《早期廠址執照,ESP》屬於《建廠與營運複合執照,COL》申請的一部分。未來Exelon Nuclear如果確定將續建Victoria電廠,還必須依據核管會頒布的《輕水式反應器興建與營運執照申請程式指引初稿,Combined License Application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LWR Edition, DG-1154》,再評估選用的反應器是否已通過設計驗證。

Victoria新電廠位於德州Victoria郡Victoria地方以南20公里一處面積4,650公頃(4.65平方公里)的素地。2007年11月,Exelon Nuclear選定該廠將設置2座容量1,550 MWe,GE-Hitachi設計的「經濟簡化型沸水式反應器,Economic Simplified Boiling Water Reactor, ESBWR」,廠房佔地約為120公頃(0.12平方公里),另外還將設置一座面積廣達2,000公頃(2平方公里)的人工湖,作為冷卻水源。

2008年11月Exelon Nuclear認為這型反應器設計進度嚴重落後,還在核管會設計審查認證階段,而「其他反應器技術將更具經濟優勢與建廠時程確定性」,因此放棄在該廠使用ESBWR。並於今年3月選定GE-Hitachi現有的先進沸水式反應器(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 ABWR)。由於Exelon Nuclear已撤回COL審查,退回到ESP審查階段,也意味著該公司暫時不會再提ABWR資料送審。Exelon Nuclear通知核管會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提送ESP審查資料。(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 - 7 July 2009期)

美國:GLE申請興建雷射濃縮廠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01報導】美國全球雷射濃縮公司(Global Laser Enrichment, GLE)日前完成向核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申請興建世界首座雷射鈾濃縮廠所有手續。

全球雷射濃縮公司(GLE)由GE、Hitachi與世界最大鈾礦公司Cameco分別以51%、25%與24%比例共同投資設置。2006年5月,GE投資3,500萬美元買下澳洲SILEX System Ltd.研發20年的鐳射激發鈾濃縮技術(Separation of Isotopes by Laser EXcitation, Silex)的獨家技術轉移協定,並於2008年4月選定GE公司核燃料部門總部北卡羅萊納州的Wilmington,作為全規模鈾濃縮廠址,同年6月,世界鈾礦工業龍頭-加拿大國營Cameco公司入股該計畫。去年中,SILEX已為這項新濃縮科技完成小規模測試驗證,並展現其商業營運的可行性,而且近一步著手相關設備、廠房建築與操作流程的細部設計,還將公司更名為Global Laser Enrichment。

今年元月,GLE向核管會提送申請《建廠與營運複合執照,Combine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License, COL》所必須的《環境影響聲明,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EIS》,並獲得核管會核准,GLE遂於上月底提送其餘資料。核管會預計將以30個月時間審查這項申請案。GLE總裁兼執行長Tammy Orr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為我們的新科技向核管會提送高水準完整的執照申請資料。她強調:為這項申請案提供高品質資料與文件,是計畫中一項重要的里程碑。

GLE位於北卡Wilmington的濃縮廠年產能達300萬至600萬分離功單位(separative work units, SWU),這是美國近年興起濃縮廠建廠熱潮中最新的一項,卻是唯一使用雷射濃縮技術的廠家。其餘如美國濃縮公司(US enrichment company, USEC)在Ohio州Piketon的美國離心濃縮廠(American Centrifuge Plant,設計產能380萬SWU)、Areva NC在Idaho州Bonneville的Eagle Rock濃縮廠(設計產能已增加至600萬SWU)、路易士安納能源服務公司(Louisiana Energy Services, LES)在新墨西哥州Lea郡Eunice的國家濃縮廠(National Enrichment Facility , NEF)(設計產能590萬SWU)等,都屬於第二代離心濃縮技術。

澳洲SILEX公司執行長Michael Goldsworthy表示:這是SILEX技術邁向商業化營運最關鍵的一步,而且是唯一採用第三代雷射分離的新廠。他強調:GLE的建廠計畫將為鈾濃縮市場引進這項嶄新的技術。(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 - 7 July 2009期)

日本:天野之彌獲選第51任IAEA署長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02報導】日本資深外交官天野之彌(Yukiya Amano)於11月獲選為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第51任署長(director general)。

本屆署長選舉競爭空前激烈,總署35位理事會代表經過6輪投票之後,才使天野獲得當選必要的2/3多數票。在今日之前,理事會已經進行3次會議,仍無法確定誰能出線接替即將於11月30日離職的Mohamed Elbaradei。

7月2日,各會員國先展開3輪投票,分別從天野之彌、Abdul Samad Minty(南非副外長兼駐IAEA代表)與Luis Echávarri(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核能署長,Director-General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Nuclear Energy Agency , OECD-NEA)等3位候選人之間選出新任署長。天野先以總票數20票(共30國投票),淘汰最少票的Luis Echávarri。

隨後天野又與第二高票的Abdul Samad Minty再進行3輪投票,天野先以23比12取得領先,但還是比2/3多數票少一票。下午再戰,因有某國棄權,拉低了當選門檻,才讓天野以23票低空當選。通過理事會這關後,第二天,天野獲得全體145國代表提名為下屆署長唯一候選人,並於九月舉行的大會(General Conference)中由各國代表投票表決。由於後者僅需過半多數即可當選,一般鹹信天野應可輕騎過關。

天野是長期服務核能事務的外交官,1993年即擔任日本外務省國際連合局科學課長(Director of the Science Division)與總合外交政策局科學原子力課長(Director of the Nuclear Energy Division)。1994年再擔任軍縮會議日本政府代表部駐維也納參事官(Delegation of Japan to the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in Geneva)與駐馬紹爾總領事(Consul General of Japan in Marseille)。

2002年,天野受命為相當於大使等級的総合外交政策局軍備管理科學審議官(Director-General for Arms Control and Scientific Affairs),並於2004年擔任総合外交政策局軍縮不拡散科學部長(Director-General of the Disarmament, Nonproliferation and Science Department)。在任內,天野銜命推動《防止核武器蕃衍條約補充議定書, Additional Protocol of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NPT》、《全面禁止核子測試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CTBT》、《禁止生化武器公約查驗議定書,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verification protocol》、《特定常規武器公約補充條款,Amendment of the Convention on Certain Conventional Weapons》等重要國際談判,並制定《海牙國際反彈道飛彈擴散準則,Hague Code of Conduct against Ballistic Missile Proliferation》,並於2005年擔任日本駐IAEA大使。同年,天野擔任IAEA理事會主席(Chairman of the IAEA Board of Governors),對於推動IAEA獲得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有重大貢獻。(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 - 7 July 2009期)

西班牙:Garoña電廠僅獲延壽4年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03報導】迫於國內經濟蕭條壓力,西班牙工業、觀光與貿易部(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於日前同意Garoña延壽4年,以便對該機組進行必要的改善工程。這對於左派執政、鐵桿反核的工人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 Obrero Español, PSOE)現任政府而言,已經是很大的讓步。

Garoña只有1部容量446 MWe沸水式反應器(BWR),從1971年開始商轉,原本預定在這個月底停止營運。該廠營運者Nuclenor S. A.公司為延續這座機組的營運壽命,不惜投資1.55億歐元(2.14億美元),大幅更新電廠設備,並從2009年開始分4年執行。西班牙核能安全委員會(Consejo de Seguridad Nuclear, CSN, Nuclear Safety Council)在上個月經過6輪討論後,認為該廠營運安全無虞,遂建議政府同意Garoña核電廠延壽十年。然而西班牙核能工業協會(Spanish Nuclear Industry Forum, Foro Nuclear)卻認為政府可能會跟以往一樣,枉顧經濟、科技、環境與安全事實,做出不利核能業界的決策。果然延壽4年決定一出,Nuclenor S. A.滿臉失望,大聲喊冤,直指這項決定是「不合法的恣意作為」(arbitrary act without justification in law)。

Nuclenor S. A.認為這項延壽申請已經符合所有10年延壽的法規要求,甚至核能安全委員會(CSN)都已經背書,因此對於只延壽4年的結果很難接受。該公司甚至揚言推動立法,以確保各方守法者利益免受不合法的恣意作為的損害。

西班牙核能工業協會(Foro Nuclear)抨擊政府,認為提早關廠將使該廠減少1,000個工作機會,對於經濟蕭條、失業率冠於全歐的西班牙(今年4月失業率超過17%)無疑雪上加霜。而政府如此缺乏社會敏感度,更將摧殘當地社會經濟與增加就業的努力。該廠勞工代表在國會大廈示威,並獲得該國主要反對黨 – 人民黨(Partido Popular, PP, Popular Party)的經濟發言人Cristobal Montoro的大力支持。勞工的訴求是:「我們需要工作,請許所有核能從業人員一個未來!」

工商團體直言這項荒繆的決策是個可怕的錯誤。並強調Garoña電廠每年減少3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換算成排放交易金額,該國每年必需要多付6,000萬歐元(28億台幣)來購買額外的排放配額。

西班牙從1980年代就採取反核立場,從此暫停核能開發計畫,不僅不能興建新電廠,還限制現有機組的營運執照到期後就必須停機關廠。因此容量142 MWe的Zorita電廠被迫於2006年關廠。目前西班牙8座營運中機組能夠提供該國將近20%電力,全靠性能提升而來。
Garoña電廠已允許繼續營運到2013年7月5日,屆時機組壽命已達42年,是否繼續營運將由下任政府決定。與此同時,西班牙近年來大力開發再生能源,並計劃在2020年能達成供電20%的目標。如果西班牙能容許這些核能機組繼續營運,屆時該國就可擁有40%的低碳能源。然而目前該國8座機組中的6座機組營運期限將在10年內到期。正當世界主要國家對於核能機組的存續都已交由獨立的專業機關決定,以避免政治因素幹擾之際,西班牙核能復興的春天,似乎還有待努力。(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 - 7 July 2009期)

美國:Luminant、三菱新機組談判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07報導】美國Luminant電力(Luminant Generation Company)旗下Comanche Peak Nuclear Power Company日前就Comanche Peak電廠新建的3、4號機與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 MHI)進行工程與採購談判。雙方並於7月1日簽訂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TXU於2007年3月,決定採用三菱重工所設計的美國先進壓水式反應器(US-Advance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US-APWR)作為Comanche Peak-3、4號機。該機組發電容量1,700 MWe,堪稱世界最大的壓水式核能機組。Comanche Peak Nuclear Power是Luminant電力與三菱重工共同投資的子公司。後者的美國子公司 – 三菱核能系統(Mitsubishi Nuclear Energy Systems)也包含在合作備忘錄中。Luminant電力在2008年9月相核管會申請Comanche Peak-3、4號機的《建廠與營運複合執照,Combine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License, COL》,也是US-APWR在北美市場首座採用者。目前US-APWR還在核管會進行反應器設計認證審查中。(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 - 7 July 2009期)

G8:為削減排放與核能復興背書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09報導】甫於日前結束的G8領袖義大利L'Aquila峰會,對於未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削減目標達成共識,並肯定核能對抑減排放所做的重大貢獻。

在L'Aquila峰會中,全球八大工業國領袖對於2050年達成全球削減50%、已開發國家削減80%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目標達成共識。如果能順利這項減量目標,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與前工業化(preindustrial)時代基期相較,將小於2 oC。

早在2008年7月日本洞爺湖(Toya Lake)G8峰會中,各國領袖就呼籲全球削減50%溫室氣體排放;但在L'Aquila峰會,G8領袖自願承擔減少一半全球排放量的國際責任(此即G8國家必須減少自身80%排放量的緣由)。G8領袖認為主要新興經濟體也該設定量化目標並採取行動,把降低日常排放量。

宣言裡並未說明已開發國家減少80%排放量的計算基準為何,究竟以《京都議定書》的1990年或最近幾年的排放量為準,還是眾說紛紜。但是從1990年以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經竄升20%,如果選擇越接近年份為基準線,意味著未來必須削減的總量就越大。雖然目前還未在現在到2050年之間設定期中抑減目標,但與會領袖都體認到必需設定中期排放減量指標的重要性。

關於核能,G8集團已經見證到有越來越多國家認為核能是一種解決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尤其是即將迎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化石燃料消耗等雙重挑戰之際。

G8宣言也重申對於核子保防、核能安全與核子保全等國際承諾的基本前題。並將由「G8核能安全與保安組織」(G8 Nuclear Safety and Security Group)持續推動這些議題。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以欣喜的態度回應G8宣言,並表示應該強化關注,增加對於擴大能源供應、提升能源效率與低碳技術等領域的投資。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估計,如果要達成G8所宣示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50%目標,就必須仰賴提升能源效率、擴大再生能源與核能應用等策略。

美國成為2010核能保安峰會東道主

在L'Aquila峰會中,美國總統Barack Obama宣佈美國將在明年3月主辦全球核能保全峰會(Global nuclear security summit)。這次峰會將發表一項關於承諾努力實踐核能保安最高水準的國際公報(communiqué)。白宮認為這項公報對於保障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的原子能和平應用的國際安全極為重要。歐巴馬總統直言:「我們決不能坐視核子恐怖主義(nuclear terrorism)橫行,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共同提升我們的核子保安文化、分享我們的最佳作業與提高核子保安標準。」 (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8 - 14 July 2009期)

美國:電力公司質疑廢料處理收費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10報導】多家擁有核能電廠的美國電力公司日前聯名致函能源部長(Energy Secretary)朱棣文(Steven Chu),質疑既然Yucca Mt.處置計畫已經終止,又沒有提出任何替代方案,為什麼還要大家支付每年總數高達7.7億美元的廢棄物處置費用?

今年2月,美國總統Barack Obama在新年度的預算計畫中,正式擱置美國高放射性廢棄物Yucca Mountain處置計畫,並開始發展新的永久處置計畫。同時能源部也以書面聲明證實了這項重大轉變,並反映在2010年預算中,幾乎完全刪除Yucca Mt.處置計畫,只留下1.9億美元盞盞之數給民用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局(Office of Civilian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OCRWM)維持行政運作。但核管會卻還繼續審查該處置場的執照申請。更重要的是,現存為數高達60,000噸的民用用過核燃料與25,000噸的軍用高放射性廢棄物固化體卻不知如何處置?

這封由美國核能研究院(Nuclear Energy Institute, NEI)、核能工業界與電力公司聯名致朱棣文的信函中,對於現任政府未能履行1982年《核廢料政策法,Nuclear Waste Policy Act, NWPA》所訂應妥善處置核廢料的政府義務,感到極度關切。

核能研究院(NEI)在信中指出:《核廢料政策法,NWPA》仍舊是能源部必須貫徹履行的義務與義不容辭的職責。《核廢料政策法》規定「要求能源部長必須逐年評估處置計畫收支平衡,確保由電力公司提撥的後端營運基金,足夠支應能源部用過核燃料處置計畫所需費用。而且可以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費用金額。」「既然能源部除了繼續申請Yucca Mt.處置場執照外,已然終止整個處置計畫,考慮這些費用最後還是由全美104座核電廠消費大眾所支付,基於公平起見,就應該根據規定減少費用。」從1982年《核廢料政策法》立法以來,各核電廠就以0.1美分/kWh(0.33元台幣/度)提撥給「核廢料基金」(Nuclear Waste Fund, NWF)。時至今日各電力公司累計已經提撥超過300億美元,而核廢料基金 (NWF)現值尚有220億美元,多年累積10美元的孳息也滾入基金中。

核能研究院(NEI)強調:「既然已經終止Yucca Mt.處置計畫,能源部2010年的用過燃料處置預算祇有1.97億美元,核廢料基金(NWF)現有資產就足夠支應,所以提撥作業也應該中止。」

與此同時,全美公共事業管理委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gulatory Utility Commissioners,NARUC)也呼應核能研究院(NEI)的說法、並致函朱棣文,請求停止繼續提撥核廢料基金(NWF)。該組織在信中表示:「我們擁有核能電廠各州的公用事業委員會,發現很難向消費者解釋:因為他們選用的電力公司擁有核能電廠,就必須從1998年起持續繳納核廢料基金(NWF)給政府的核廢料處置計畫。」NARUC強調:「到現在連任何人都說不清楚這些錢未來該如何使用,消費者卻還得按時繳納。如果政府不打算重新考量Yucca Mt.處置計畫,那麼我們認為現在停止繳款是非常恰當的。」「沒有人知道在遙遠的未來、以未知的成本,如何或何時可以將用過燃料處置或再處理。但是當只有12%的用過燃料因未來預定使用目的而被妥善收容時,我們不認為有任何理由應該收取相關費用。」

為迫使Obama政府正視美國需要一座高強度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的迫切性,素來旗幟鮮明的挺核大將共和黨籍參議員Lindsey Graham祭出撒手鐧,於2009年4月23日發動《歸還美國處置基金法案,Rebating America's Deposits Act》連署,並已獲得8位重量級共和黨籍參議員支援,其中包括2008年黨籍總統候選人John McCain。

這項法案等於向Barack Obama下最後通牒,要求他在30天內決定:確認Yucca Mt.是高強度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是優先選項、或是立即將「核廢棄物信託基金」(Nuclear Waste Trust Fund)中用於興建Yucca Mt.處置場的300億美元歸還電力業主。

一但這筆300億美元钜款退還電力公司,其中約75%將直接退回給終端用戶,剩下25%將用於在各電廠內興建中期貯存設施(interim storage facility)暫時貯存用過核燃料。Yucca Mt.處置場原先規劃在1998年啟用,由於多年延宕,迫使電力公司必須興建大量中期貯存設施應急,這些電力公司隨即向能源部求償而纏訟多年。截至目前為止,能源部已支付超過6億美元的賠償金。但是法院裁定:「核廢棄物信託基金」(Nuclear Waste Trust Fund)不得支付這些賠償;所以必須從聯邦預算中支出,等於是拿納稅人的錢替顢頇的官僚補破網。此外Graham還計劃每年償付1億美元給目前暫存有軍方高放射性廢棄物固化體的各州政府,直至Yucca Mt.處置場預定啟用的2017年止。(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8 - 14 July 2009期)

義大利:重返核電家族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10報導】義大利參議院(Senato della Repubblica)日前以254票贊成、205票反對、25票棄權,通過一項關於國際核能合作的法案,這是從2008年11月以來,參議院所通過的第4項攸關核能發展的法案,現在的義大利,可說一掃23年來的反核陰霾,重返核能的大道已經一路平坦。

這項法案包括重建由總統任命的核能管制單位(暫譯為:核能管制署,Nuclear Regulatory Agency, NRA),並限定政府必須在6個月內完成新核電廠的選址作業。但是與一般國家推動在原址重建新電廠的作法不同,這項法案規定新廠址不得沿用現已關閉的舊廠址。

去年8月,現任擁核的Silvio Berlusconi政府在下議院(Camera dei Deputati)提出廢止1987年廢核公投的法案,並於11月4日以154票贊成、98票反對、3票棄權的懸殊比數通過。

世界核能協會理事長John Ritch表示:現在Berlusconi政府所面臨的問題,就是要克服選址與財務的挑戰。這些工作的進展,取決於政府如何消弭社區的鄰避(Not In My Backyard, NIMBY)心理、並轉化為區域間爭取大型基礎建設的強烈企圖心。

該國最大的國營義大利電力公司(Ente Nazionale per l 'Energia Elettrica, Enel)已與法國電力公司(E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在今年二月簽訂協議,將從2013年起在該國興建至少4部容量1,600 MWe的歐洲壓水式反應器(Europea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EPR)。德國電力巨擘EOn也積極評估在義大利興建新機組的可行性,根據該公司的估計,未來20年義大利的核電規模將達到10,000 MWe,供應該國25%的電力需求。

該國經濟與發展部(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部長Claudio Scajola在2008年召開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核能署(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 NEA)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演說,承認該國20年的廢核帳單高達500億歐元,並認為應自2013年興建新的核電廠。

Scajola部長表示:Berlusconi政府已經決定讓義大利重新擁抱核能。他並表示:由於1987年的廢核公投,使義大利逐步關閉國內4座核電廠,為彌補電力缺口,該國被迫向國外輸入17%的電力,其中最大來源,仍然是以核能獨步全球的法國。義大利極度仰賴進口電力與致力發展昂貴的燃氣發電,使該國成為歐洲電價最高的國家,該國電價是全歐平均電價的1.6倍,更是法國的3倍、瑞典的4倍。因此20年來該國廢核的直接與間接損失高達500億歐元(680億美元)。

天然氣是義大利最主要的發電方式,佔總發電量60%,但所需的天然氣絕大部分自國外進口。根據統計,義大利每年自俄羅斯進口24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自奈及利亞進口200億立方公尺、自利比亞進口80億立方公尺、另自荷蘭與挪威的北海油氣田進口160億立方公尺。近年來飆漲的天然氣壓得義大利喘不過氣來,根據2009年俄羅斯供氣價格450美元/1,000立方米計算,義大利每年單購買天然氣就要花1.04兆台幣。

Scajola勾勒該國中長期的能源發展計畫,並表示為履行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承諾、降低能源價格,義大利必須採取新的核能政策。該國計劃在2030年時,將能源供應中石油與天然氣的佔比,由目前的85%大幅降低到50%,剩下50%則由核能與再生能源各供應25%。
義大利是近代原子科技與核能發電的先驅。1930年代羅馬大學就是原子科學發軔重鎮。1946年二次大戰剛結束,義大利就成立發展核能發電的研究單位。1960年代初期,義大利是世界最早擁有核電廠的國家之ㄧ,而且容量名列非核武國家前茅。

該國原有Latina核電廠(發電容量160 MWe的GCR)、Trino Vercellese核電廠(發電容量270 MWe的PWR)、Garigliano核電廠(發電容量160 MWe的BWR)與Caorso核電廠(發電容量882 MWe的BWR)等4座核電廠。

1980年代,該國還計劃大幅擴展核電容量,包括:新設置Trino核電廠(3部容量950 MWe的PWR機組)、Lombardy核電廠(2部容量950 MWe的PWR機組)、Apulia核電廠(2部容量950 MWe的PWR機組);Montalto di Castro核電廠(2部容量982 MWe的BWR機組)與Cirene 核電廠(1部容量400 MWe的重水壓水式機組),總發電總容量將高達10,486 MWe。

但在1986年蘇聯發生車諾比爾事故之後,義大利深受刺激,反核意識高漲。翌年11月出爐的國家能源政策中,明訂非核政策。該國遂於1987年起逐步停止核能電廠營運、並於1990年起除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廢核的國家。

歐洲原子能協會(European Atomic Forum, Foratom)熱烈歡迎義大利重新擁抱核能的決定。理事長Santiago San Antonio就表示:越來越多國家現在清楚的體會到 – 核能魅力無法擋。(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8 - 14 July 2009期)

英國:核能應該領導低碳能源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13報導】英國工業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 CBI)日前發表名為《Decision Time: Driving the UK towards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關於英國防止氣候變遷與滿足能源需求目標的專題報告,結論建議下修再生能源佔比、提升核能比重,使未來能源組合更符合成本-效益考量。

CBI報告表示:目前英國對於風力發電的補貼過於慷慨,這將扭曲未來對於其他低碳能源如核能,碳捕獲和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等的投資。更重要的是,英國必須及時新建核電廠,以免與下一輪燃氣電廠的建廠時程重疊,因為後者還是會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天然氣)長達數十年之久。

CBI根據目前能源政策分析2030年電力供應情境稱為Business as Usual。屆時燃氣發電佔比高達36%、風力發電佔24%、核能發電祇佔20%、其他再生能源佔12%,潔淨燃煤佔8%,傳統燃煤發電比率小於1%。在此情境下,低碳能源只佔64%,不僅遠低於氣候變遷委員會(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 CCC)所設定2030年電力部門低碳能源佔比應達78%的目標,而且未來投資金額還將高達1,250至1,730億英鎊(6.75 – 9.35兆台幣)。這項能源配比減排績效不彰原因,就在於比例最高的燃氣發電,並不算是低碳能源。而且北海天然氣田產能已經日漸枯竭,英國必須從歐陸(主要是俄羅斯)進口大量天然氣,未來發電成本註定將節節升高。

因此CBI建議另一種更具經濟-成本效益、減排效果更好的電力組合,稱之為Balanced Pathway,其中以核能為最主要的低碳能源,發電量佔比高達34%;並且務實下修風力發電佔比為20.2%,其下依次為:其他再生能源(15%)、碳捕獲與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13.6%)、燃氣發電(15.8%)與傳統燃煤發電(1.6%)。CBI規劃的電力組合下,所有低碳能源佔總發電量比例高達83%,只有燃氣發電與傳統燃煤發電不計。CBI的規劃,不只低碳能源佔比更大,而且供應更穩定、整體能源價格更低。此外,CBI報告也估計英國最熱衷的離岸式風力機組(offshore wind)的發電成本高達核能的2.6倍。

英國政府計劃2030年有32%的電力由再生能源供應,其中主要來自風力發電。但CBI建議把目標下修至25%,以便電力公司能依據成本-效益原則來選擇適合的能源配比。CBI表示支持所謂的「再生能源義務架構」(Renewables Obligation Scheme),但是這項計畫不僅成本太昂貴,而且也超過減碳承諾的數額。

目前英國政府正在評估是否實施「再生能源義務架構」,估計未來每年將規劃10億英鎊(540億元台幣)來補貼風力發電。相較之下,政府卻處處強調未來不會對核能採取任何補貼政策,甚至連未來核電容量都沒有規劃。英國的核能支持者,譬如法國電力公司(Electricite de France, EdF)的Vincent de Rivaz就呼籲政府停止選擇技術的優勝者,應該讓市場來決定碳排放的價格。

CBI估計各種低碳能源的發電成本時,假設1座典型的1,000 MWe的核電機組,每年可以產生86億度電。這種容量機組的生命週期總成本(含建造、營運、燃料與維護)約為25-48億英鎊,再加上5-8億英鎊的除役與後端營運費用,所以總成本約為30 - 56億英鎊(1,620億 – 3,024億台幣)。然而相同發電量的風力發電總成本卻高達65億 – 104億英鎊(3,510億 – 5,616億台幣)。

風力發電成本之所以如此昂貴的原因,是因為發電效率太差,必須增建2倍容量作為後備。如此一來,就必須再投資13億 – 20億英磅(702億 - 1,080億台幣)增設輸配電線路,還必須投資2.56億 – 4.13億英鎊(138億 - 223億台幣)增設燃氣發電機組以備無風時的備援電力。(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8 - 14 July 2009期)

俄羅斯:Novovoronezh-II期工程2號機開始澆灌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14報導】俄羅斯Novovoronezh核電廠第II期工程2號機首塊混凝土日前完成澆灌。電廠所在Voronezh州長Vladimir Kulkov、俄羅斯國營核能公司(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по атомной энергии, России,Rosatom Nuclear Energy State Corporation, Rosatom)副董事長Ivan Kamenskikh、主承攬商國營AtomEnergoProekt工程公司總經理Vladimir Generalov、電廠未來業主Rosenergoatom等都連袂出席7月12日舉行的澆灌典禮,這些俄羅斯核能工業巨頭未來都將整合在國營的AtomEnergoProm旗下。

Ivan Kamenskikh在典禮中表示,Novovoronezh-II期工程的陸續動工,意味著俄羅斯核能核能擴張計劃的第一步。他說明:我們已經通過每項建廠計畫,這項龐大的建廠計畫將提振Rosatom公司的發展,也延長了生產設備製造週期,特別是反應器系統。這將使他們能夠有效地規劃建廠與製造活動,並能及時提供產品。

根據俄羅斯的核能擴張計畫,2030年時計劃將核能供電比例從目前的17%提升到25%。根據Rosatom的計劃,俄羅斯在2020年之前將投資500億美元興建26座新機組;其中2011至2014年間,每年將有2座新機組商轉;從2015至2020年間,每年將有3座新機組投入營運。

這座厚達3公尺的鋼筋混凝土反應器基座,預計將在今年底全部完成。未來機組廠房將使用17,000噸混凝土與2,500噸鋼筋。上個月,AtomEnergoProekt才在工地完成一座能供應60噸混凝土/小時的全電腦化混凝土預拌廠,甚至可以在-30 oC的酷寒氣候下供料。
Novovoronezh核電廠II期工程,將興建4座機組,採用最新的VVER-1200型先進壓水式反應器與最新型的AES-2006電廠構型。AES-2006型是俄羅斯2006年才完成設計的第三代標準電廠構型,一組雙機的建廠經費約為30-37億美元。該型電廠具有設計壽命50年、整體熱-電效率35%、設計容量因數90%、54個月建廠工期與單位造價1,200美元/kW等優越條件。Rosatom表示,該電廠可承受芮氏規模7的強烈地震與大型飛機直接撞擊。首兩部機組預計在2012、2013年先後商轉,但3、4號機商轉日期尚未確定。1、2號機總容量將達2,136 MWe,總投資額超過50億美元。

該廠邇近Novovoronezh-I期工程,Novovoronezh-I廠有5座機組,其中3、4、5號機正常營運,1、2號機已經除役。目前3、4號機已獲核准延壽15年,可繼續營運至2016、2017年;5號機雖然也獲得延壽許可,但已確定將於2010年停止運轉。該廠雖曾規劃興建第6、7號機,但從未實施。

Novovoronezh-II期工程1號機已於2008年6月底澆灌,目前核島區底層土木工程已於2009年初完成。土木進度為主反應器廠房與輔助廠房(Auxiliary reactor building)之間牆面澆灌,並準備隨後進行汽機廠房基底層澆灌。其他進度包括緊急柴油發電機廠房牆面與新燃料廠房(fresh fuel storage facility)基礎面鋼筋排紮。

目前俄羅斯興建中的機組多達9座,包:Kalinin核電廠4號機(V-320型壓水式機組)、Beloyarsk核電廠4號機(俄國首座BN-800型快滋生反應器)、Vilyuchinsk造船廠正在興建的2座KLT-40S型海上浮動式反應器;而Novovoronezh-I期1、2號機與Leningrad-II期1號機(均採用最新式的VVER-1200型壓水式機組)、及Volgodonsk核電廠2、3號機(採用VVER-1000型壓水式機組)。(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8 - 14 July 2009期)

中國:CANDU機組研究使用釷燃料

【World Nuclear News網站2009/07/15報導】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tomic Energy Canada Limited, AECL)日前宣佈與3家中國公司合作研究CANDU型重水壓水式反應器(Pressurized heavy water reactors, PHWR)使用釷燃料的可能性。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與中核集團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CNNC Third Qinshan Nuclear Power Co, TQNPC)、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NPIC)與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China North Nuclear Fuel Corp, CNNFC)日前簽署合作協定,以秦山三期機組為對象,研究並展示CANDU機組使用釷燃料的商業化與技術可行性。

加拿大駐北京總領事(Canadian Consul General)Nadir Patel為簽約儀式見證人,這項協議是在一項為期2天關於改良型CANDU-6反應器使用釷燃料的技術研討會後舉行。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產品研發部門副總Jerry Hopwood表示:CANDU反應器使用中國蘊藏豐富的釷為燃料,將可大幅降低進口原料鈾的依存性。這項協約象徵在商用CANDU型反應器使用釷燃料計畫邁出關鍵性的一步。這項新協約是2008年簽訂合作協定的第二階段,目的在於研究釷燃料的經濟可行性;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是研究自CANDU反應器用過燃料中回收鈾的技術可行性,將於今年10月底完成。

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大寬表示:『利用釷燃料對推動重水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成功實施該專案,將進一步提升重水堆發展空間,提升釷燃料應用的技術水準,並對中國核電乃至世界核電的燃料體系產生深遠影響。希望四方精誠合作,早日取得成果,推動重水堆技術創新,為重水堆發展和公司「三個跨越」打好基礎。』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則表示:使用釷燃料相關研究已逾50年。加拿大境內CANDU反應器原型機就曾進行相關研究。

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擁有2座容量728 MWe的CANDU-6型反應器。該廠位於浙江秦山核電站內,邇近第1、2期工程。秦山3期工程從1998年6月動工興建,相繼於2002年12月與2003年7月商轉,主合約商即是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

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核能署(OECA- NEA)研究報告《Uranium 2007: Resources, Production and Demand》顯示:全球釷蘊藏量遠超過鈾,該報告估計其全球蘊藏量超過440萬噸(一說可達1,200萬噸),成本低於80美元/kg的經濟可開採量即達260萬噸。釷燃料最吸引人的特色有二:

  1. 最大釷礦來源是獨居石(monazite),釷濃度相當高(最高可達12%),精煉成本遠低於鈾礦。又可省下高成本的轉化(conversion)與濃縮(enrichment)步驟。
  2. Th-233分裂產物中Pu產率遠低於U-235,不只可以降低核子物質蕃衍可能性,也有助於高放射性廢棄物處置。(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5 - 21 July 2009期)
< 上一則   下一則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