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擱置Yucca Mt.、發展新處置策略 美國總統Barack Obama在新年度的預算計畫中,正式擱置美國高放射性廢棄物Yucca Mountain處置計畫,並開始發展新的永久處置計畫。同時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也以書面聲明證實了這項重大轉變:Yucca Mountain處置計畫將會縮小規模,如此導致的成本變動必須詢問核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我們將發展新的核廢料處置策略。能源部是去年6月正式向核管會(NRC)申請Yucca Mountain處置場的建廠執照。
聲明也表示核管會將繼續進行審核,這意味著直到新的處置策略確定之前,Yucca Mountain還是目前考量方案之ㄧ。這也意味Obama在競選期間所提「Yucca Mountain決不是選項」的政見已經有所鬆動。
事實上,美國的確需要重新檢討高放射性廢棄物的長期處理策略,近年來對於用過燃料再處理與再循環使用的排斥態度已經大幅改觀。這可能會是影響Obama對於「全球核能夥伴計劃」(Global Nuclear Energy Partnership, GNEP)態度的關鍵因素之ㄧ。
在GNEP的架構下,幾個核能先進國家,如美、俄、中、日與法國保證向其他參與計畫的國家提供核燃料,並回收用過核燃料。再從用過核燃料再處理後產生的鈽、鈾重新製作成MOX燃料,供先進然耗爐(Advanced Burner Reactor, ABR)使用。破壞這些超鈾元素可以產生更多能量,而且可以把放射性廢料體積降低100倍。這對於從1980年代就奉行「用過燃料直接深地層處置」政策的美國而言,將產生根本性的變化。而Yucca Mountain處置計畫就是用過燃料直接處置概念下的產物。雖然《核廢料政策法,Nuclear Waste Policy Act, NWPA》於1982年通過立法,將Yucca Mountain定為候選場址,並經小布希總統於2006年核定,但多年來仍然爭訟不斷,尤其所在的內華達州更是用盡所有訴訟手段阻延建廠。
現代化的長期處置策略,應該採取漸進可逆式的決策步驟,先在國內廣邀表示興趣的社區,而主管機關有責任與每個表達興趣的地區接觸並在附近區域進行初步地質評估;再就可能場址制定因地制宜的回饋方案持續溝通。沿著事先訂定的透明公開遴選程序、計畫與時間表,逐漸將潛在場址數量縮減到單一場址。其中最關鍵的步驟就是當地居民有絕對權力可以在任何一階段撤回先前的申請。瑞典就是採取這套場址遴選程序,最後選定2處獲得民眾高度支持的場址:Oskarshamn與Forsmark。未來瑞典的用過核燃料將包封在厚達10公分的純銅容器(canister)中,以黏土作為填充材料(backfill material),埋藏在400公尺深的地質岩層中。
反觀Yucca Mountain處置場的遴選,就違反了前述民主程序。儘管美國在1970年代在全國進行大規模地質調查,從最初39個潛在場址中逐步篩選至最後3個候選場址:華盛頓州Hanford場址、德州Deaf smith場址與內華達州的Yucca Mountain場址,並在1982年制定《核廢料政策法,Nuclear Waste Policy Act, NWPA》中,將後者定為候選場址之ㄧ。事實上,美國早期規畫是設置東、西部各一座處置場。然而國會卻透過投票,要求能源部把焦點放在Yucca Mountain上,旋於1998年確定為全美軍用高強度放射性廢棄物固化體、民用用過核燃料等的最終處置場。
內華達州參議員Harry Reid是反對最力的政治人物,期間超過20年之久。他日前在個人網頁上抒發感想:「經過漫長的20年奮鬥之後,在也沒有什麼能夠讓內華達居民更高興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