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能復興35萬人受惠 根據美國全球核能競爭力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Global Nuclear Competitiveness, ACGNC)統計顯示,受惠美國這一波核能復興,未來20年將至少創造35萬個工作機會,產值將高達5,420億美元。這項由美國全球核能競爭力協會(ACGNC)與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共同完成的核能經濟分析報告《美國核能工業經濟利益,Economic Benefits of Nuclear Energy in the USA》,在結論中顯示:未來美國核能工業規模可能包括,新建多達52座、平均容量1,400 MWe的輕水式機組、1座燃料再循環廠(處理產能高達2,500噸-重金屬/年,tHM/y)與4座新的鈾濃縮廠(總容量1,430萬分離功單位/年,SWU/y)。而業界透過設計、製造、建廠與營運這些新機組的產業鏈,將產生極大的經濟利益。
這份報告將核能復興的經濟效益分為相互重疊的兩部份:第一階段是「投資階段」(investment phase),經濟效益主要發揮在各項設備製造與建廠工程,總獲利高達615億美元,其中336億美元屬於電廠建廠工程、161億美元則屬於再循環廠與鈾濃縮廠的建廠工程;第二階段則是「營運階段」(operation phase),效益主要在各項設施長期營運,估計總獲利金額約在118億美元。
核能復興也將創造大量的高科技職位,總數將達5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26.8萬名屬於電廠建廠工程、13.6萬名為再循環廠與鈾濃縮廠的建廠工程,各設施營運階段還需要9.6萬名。
這份報告根據目前15州、33座已向核管會申請《建廠與營運複合執照,Combined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License, COL》的新機組,分析核能復興對於各地區的就業市場影響。從地區來看,高科技人才薈萃的南加州,仍然是最大受惠者,將可產生50,800個工作機會,核能發電重鎮德州、伊利諾州與佛羅里達州分別可獲得4.7萬、4.3萬與2.9萬名工作機會,目前所在地各州也因此創造許多工作機會,如:賓州(2.2萬人)、紐約州(2.1萬人)、南卡羅來納州(2.1萬人)、俄亥俄州(2.1萬人)、馬里蘭州(1.8萬人)、亞利桑那州(1.7萬人)與喬治亞州(1.5萬人)等。未來在2025年,可能在6個州還要增加19部機組。
報告結論顯示:「如果沒有新增機組,美國不僅將在2050年完全喪失核能工業,而且相關專業工作機會、附加價值及企業稅收也將完全喪失。」由於大部分工作職位來自於「投資階段」的設備製造與建廠工程,這些高科技、高附加價值工作來自研究發展與固定投資,喪失這些機會,等於喪失美國最具有競爭力的產業。而且任何替代核能發電的方案,都不可能產生這莫多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另ㄧ方面,報告也強調如果維持現有核能發電規模,每年將為美國節省高達490億美元的進口化石燃料,還能減少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美國全球核能競爭力協會(ACGNC)總裁Scott Campbell表示:這項全國性的分析報告結論非常清晰而且權威地描述新的核能基礎建設的整體效益。新一輪核能建設不僅增加工作機會、更能促進GDP成長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全球核能競爭力協會(ACGNC)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設立宗旨在於透過整合美國領導的全球性核能企業,重建美國在世界核能業界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