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尋
首頁 > 新聞集錦 > 核能新聞
加拿大:啟動高放處置場址遴選程序
字級設定: 預設
加拿大:啟動高放處置場址遴選程序

  加拿大政府於2007年核准該國核廢料管理組織(Nuclear Waste Management Organisation, NWMO)所提之用過核燃料長期管理策略 -《漸近調整型處理方案, Adaptive phased management, APM》,內容包括設置1處國家深地層處置場(national deep geological repository)。

    NWMO的《漸近調整型處理方案, APM》規劃1座隔離用過核燃料的深地層處置場,但也將淺地層臨時地下處置設施(美國中期可回收式暫存(Intermediate Retrievable Storage)概念的翻版)作為備案。這項計畫分3階段實施:

1.     維護目前暫存於電廠的用過核燃料,便於未來運往最終處置場集中管理。

2.     根據現況決定是否需在設置淺地層臨時地下處置設施。

3.     尋找並設置最終處置場址,處置後持續監測並維持用過燃料回收能力。

    NWMO日前表示處置場將設置在「獲得充分資訊的志願社區」(informed and willing community)。過去一年NWMO致力於在國內各處與民眾溝通高放廢棄物得長程處置策略,並將民眾意見回饋至選址作業流程中。《漸近調整型處理方案》特別強調地方社區與NWMO的持續對話與溝通,並容許社區可以隨時撤案退出遴選。事實上,得天獨厚的加拿大絕大部分地區地質條件都適合作為處置場,所以重點在於如何讓民眾相信選址作業公平透明,而且最後結果安全可靠。

    加拿大的深地層處置概念,將CANDU產生的用過核燃料封裝在4 m長的銅製包封容器(canister)內,再密封於堅固結晶母岩洞穴中,其間填充夯實的膨潤土(bentonite)與石英砂混合物作為緩衝材料(buffer material),兼具阻止地水入侵與核種吸附特性,也利於必要時取回(retrievable)。整個處置場位於地下500 m處,佔地2.5 km × 1.5 km375公頃),但地表廠房設施佔地僅1平方公里一般認為處置場可能設在加拿大地盾(Canadian Shield)區域,以前寒武紀火成岩(花崗岩、玄武岩或片麻岩)為主要地質結構,面積廣袤(約450萬平方公里)、地質活動穩定(北美板塊最穩定堅固地區)。

    對於接納處置場社區來說,立即好處就是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收入以提振地方經濟。NWMO表示:大部分案例顯示,這類大型建設將成為快速提升當地福祉與長期永續能力的觸媒。新增就業機會伴隨商業活動將提供居民主要投資的基礎,也會帶動基礎建設與其他社區資產的水漲船高。

    NWMO與芬蘭、瑞典的處置概念非常類似,這些先例都因當地區民的超高度支持而順利成功(譯者註:芬蘭於2001年選定Olkiluoto為處置場址(位於Olkiluoto電廠內時,所在地Eurajoki市議會以207表決同意瑞典於2009年選定Östhammar為處置場址(位於Forsmark電廠內)時,當地居民支持度也高達79%)這些國家居住在核電廠附近的民眾,最能接受處置場也設在這裡的理念。(摘譯/修訂自:World Nuclear News Weekly 1 – 7 June 2010期)

< 上一則   下一則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