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情境(Baseline Scenario)
|
Blue Map Scenario
|
與能源相關的CO2排放量增加1倍(570億噸)
|
與能源相關的CO2排放量減少50%(140億噸)
|
初級能源使用量增加84%,能源使用碳強度增加10%
|
初級能源使用量增加32%,能源使用碳強度減少64%
|
液態燃料、原煤與天然氣需求分別增加57%、138%與85%。大量使用非常規石油(油砂與油頁岩)與合成燃料。
|
液態燃料需求分別減少4%,生質燃料(biomass fuel)佔其總量20%。原煤與天然氣需求分別減少36%與12%。與再生能源佔初級能源供應量40%。
|
電力業CO2排放量增加1倍多,CO2碳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略微下降至459 g-CO2e/kWh
|
電力業CO2排放量減少76%,CO2排放係數大幅下降至67 g-CO2e/kWh
|
超過2/3電力供應使用化石燃料,再生能源佔電力供應略增為22%
|
再生能源發電佔48%、核能發電佔24%、使用碳捕獲與貯存(CCS)電廠佔17%
|
碳捕獲與貯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未商業化
|
使用碳捕獲與貯存(CCS)技術捕獲94億噸CO2。其中來自電力業、工業與燃料轉換分別佔55%、21%與24%
|
建築業CO2排放量(包括與電力使用相關之排放)增加1倍
|
建築業CO2排放量減少2/3(使用低碳電力、提升能源效率與使用低碳或零碳技術,如太陽能致冷與取暖、熱泵或熱-電聯產技術)
|
80%小型汽車依賴常規石油與柴油;超過90%交通運輸能源需求依賴石油產品
|
80%小型車為油電混合動力車、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輛。交通運輸依賴石油產品比例低於50%
|
工業界CO2排放量增加50%
|
工業界CO2排放量減少25%(提升能源效率、燃料轉換、循環利用、能源回收與採用碳捕獲與貯存技術)
|
能源供應與利用總投資額為270兆美元
|
總投資額為316兆美元(比基準情境多17%),但燃料總支出成本比基準情境少112兆美元。
|
能源需求成長90%來自non-OECD國家,佔全球CO2排放量75%
|
與2007年相比,non-OECD國家CO2排放量減少30%。OECD國家CO2排放量減少7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