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尋
首頁 > 新聞集錦 > 核能新聞
IEA:2050核能成長3.2倍
字級設定: 預設
IEA:2050核能成長3.2倍

  一項由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接受八大工業國家集團(G8)委託,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核能總署(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與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WNA)協助之下完成的《2010年能源技術展望-2050年能源情境與策略,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0 – Scenarios and Strategies to 2050》。報告預估2050年全球核能機組總裝置容量將達1,200 GWe,為目前376 GWe3.2倍,屆時供應全世界24%電力,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力來源。

    報告勾勒2050年全球能源技術展望路線圖,分為Baseline(以2007年現況為基準)與Blue Map2050年可實現技術現況)兩種情境。為達成《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所建議的「全球氣溫增加最高不超過攝氏2 oC」的目標,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在450 ppm以下(即Climate Change 2007 – The IPCC 4th Assessment Report》的「450 policy scenario),在此情境下,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必須比現在再減少50%排放量。兩種情境詳細說明如下表:

 

基準情境(Baseline Scenario

Blue Map Scenario

與能源相關的CO2排放量增加1倍(570億噸)

與能源相關的CO2排放量減少50%140億噸)

初級能源使用量增加84%,能源使用碳強度增加10%

初級能源使用量增加32%,能源使用碳強度減少64%

液態燃料、原煤與天然氣需求分別增加57%138%85%。大量使用非常規石油(油砂與油頁岩)與合成燃料。

液態燃料需求分別減少4%,生質燃料(biomass fuel)佔其總量20%。原煤與天然氣需求分別減少36%12%。與再生能源佔初級能源供應量40%

電力業CO2排放量增加1倍多,CO2碳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略微下降至459 g-CO2e/kWh

電力業CO2排放量減少76%CO2排放係數大幅下降至67 g-CO2e/kWh

超過2/3電力供應使用化石燃料,再生能源佔電力供應略增為22%

再生能源發電佔48%、核能發電佔24%、使用碳捕獲與貯存(CCS)電廠佔17%

碳捕獲與貯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未商業化

使用碳捕獲與貯存(CCS)技術捕獲94億噸CO2。其中來自電力業、工業與燃料轉換分別佔55%21%24%

建築業CO2排放量(包括與電力使用相關之排放)增加1

建築業CO2排放量減少2/3(使用低碳電力、提升能源效率與使用低碳或零碳技術,如太陽能致冷與取暖、熱泵或熱-電聯產技術)

80%小型汽車依賴常規石油與柴油;超過90%交通運輸能源需求依賴石油產品

80%小型車為油電混合動力車、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輛。交通運輸依賴石油產品比例低於50%

工業界CO2排放量增加50%

工業界CO2排放量減少25%(提升能源效率、燃料轉換、循環利用、能源回收與採用碳捕獲與貯存技術)

能源供應與利用總投資額為270兆美元

總投資額為316兆美元(比基準情境多17%),但燃料總支出成本比基準情境少112兆美元。

能源需求成長90%來自non-OECD國家,佔全球CO2排放量75%

2007年相比,non-OECD國家CO2排放量減少30%OECD國家CO2排放量減少70% - 80%

 

    報告點明目前核電擴充緩慢的技術性原因是核能系統品質要求極高,導致製造技藝與產能無法快速因應市場需求,有賴於業界與政府共同解決。其他更複雜困難的原因還包括:「欠缺明確而穩定的政策承諾核能屬於整體能源策略一環」、「新建機組前

< 上一則   下一則 >
回上一頁